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发布日期:
2022-12-13 12:37:45

一个月前的“世界心脏日”,波士顿科学联合百度指数发布了《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呈现关注冠心病和脑卒中的中国网民“众生相”。明天是“世界卒中日”,我们就来说说脑卒中。


当前,脑卒中(俗称“中风”)已成为中国居民致死、致残的第一大原因。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中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在2019年就已经高达39.9%1,位居全球首位。脑卒中发病人群也已经显著年轻化,在已有患者当中,近50%是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2。可见加强对脑卒中的预防,已是毫无疑问的头等大事。


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占了全部卒中患者的80%2,因此也是临床预防的重点对象。


而波士顿科学作为人类“血管健康的守护者”,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已是经验丰富,并拥有众多备受全球医者喜爱的优秀产品和技术。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波士顿科学那些五花八门的创新医疗科技究竟是怎样守护人类“头”等大事的。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图片源自《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


细心柔软,妥善覆盖


颈动脉里的安全卫士

Carotid WALLSTENT颈动脉支架(单轨型)



得益于血管超声、血管CT成像和冠脉造影等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直接在体检报告中了解自己深度血管的情况,这当中可能就会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我国约有1/3成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量流调数据表明,约2/3的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与颈部动脉狭窄脱不了干系。颈动脉斑块大多是稳定性斑块,如果狭窄程度不高,只需要密切关注。如果被认定是不稳定性斑块,则要遵医嘱服用药物;而一旦出现了相应的症状、且狭窄率超过50%,则要考虑进行手术。——《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作为目前最常用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方案之一,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支架防止颈动脉斑块脱落和进一步可能的栓塞,从而降低患者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目前临床使用的颈动脉专用支架种类繁多,各有特点,而波士顿科学Carotid WALLSTENT闭环编织型颈动脉支架,是目前中国市面上唯一的自膨式闭环编织型颈动脉支架,也是美国FDA认证唯一一款可以用于双侧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支架。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波士顿科学Carotid WALLSTENT颈动脉支架

*国械注进20193131828


那么Carotid WALLSTENT创新性的编织型制作工艺结合闭环性设计,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到底有多“给力”!


1、匠心闭环设计、牢牢“锁住”斑块

颈动脉专用支架从结构上可分为开环支架和闭环支架。开环支架被定义为网孔面积大于5mm2的支架,而闭环支架则是网孔面积小于5mm2的支架3。已有的临床证据显示,网孔面积小的支架可以更好地进行斑块覆盖,因此相比于开环支架,闭环支架更能降低斑块脱落率4。而波士顿科学的Carotid WALLSTENT的网孔面积仅为1.08mm2,也因此成为了“对抗”那些高风险不稳定斑块的更理想选择。


2、植入后丝滑无“鱼刺”、是医生急诊取栓的好“帮手”

在临床急诊取栓的病例中,存在大量颅内血栓与颈动脉病变的情况。当医生先植入颈动脉支架,后行颅内取栓术时,颈动脉支架内部表面是否顺畅,就是影响导管和血栓保护装置回撤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这类手术,波士顿科学的Carotid WALLSTENT支架成为了医生的可靠选择。它的闭环设计和编织工艺,能够确保支架在植入严重狭窄血管后仍然保持相对光滑,表面无鱼刺现象,大大减少了颅内取栓导管和血栓保护装置在回撤时“挂在支架上”的问题。


3、编织而成的“软萌”支架、更符合颈动脉的支撑需求

研究显示,有较大径向支撑力的支架容易对颈动脉窦产生持续性刺激,继而可能导致心跳过慢、血压降低、血运受阻的情况发生,同时,支架梁也容易对斑块产生持续切割,使斑块破裂而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颈动脉窦示意图


针对这种难题,波士顿科学采用独特的编织工艺,极大地降低了支架对外扩张的径向支撑力。因此Carotid WALLSTENT支架相比激光雕型支架更加“柔软”,不仅更能适应各种形态和直径的血管,包括锥形血管形态和长段慢性闭塞病变,更是避免了术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6。


面面俱到,贴壁拦截


筑起颈动脉栓塞的坚实防线

FilterWire EZ血栓保护系统



如上所述,植入Carotid WALLSTENT可以帮助患者支撑颈动脉血管,解决颈动脉狭窄的问题。但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斑块脱落而引发脑栓塞事件。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医生通常要首先在病变的远端放置一个阻拦“栓子”的装置。这便是波士顿科学FilterWire EZ血栓保护系统的作用。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波士顿科学FilterWire EZ血栓保护系统

*国械注进20193032339


FilterWire EZ血栓保护系统安装有一个聚安酯材质的“过滤袋”,它上面110微米的均匀网孔,既可以捕获血液中大大小小的栓子,又不会影响血流正常通过,无疑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中的“好帮手”。


而且,这款迷你“捕鱼网”不仅好用,而且易学、易操作,安装过程也常常让医生们直呼“太舒适!”。


一起来看看它的独特魅力吧!


1、伞体精致柔软、轻松实现“一伞通吃”  

由于FilterWire EZ的过滤袋(伞体)是非金属材质打造,精致而柔软,因此能够直接减少过滤袋对血管壁的刺激,从而避免术中发生血管痉挛的情况。它上面浮动的含铂金丝的镍钛过滤环,又能够独立移动,从而自动适配各种不同血管的形态和尺寸,在直或弯曲血管中都可达到更好的贴壁,这就极大地简化了过滤袋的“着陆”要求,让医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也能从容应对。

凭着这种强大的适配能力,FilterWire EZ仅一个型号就能满足3.5mm至5.5mm直径的血管,让医生手术时无需再考虑过滤袋尺寸的选择,同时也降低了医院的库存负担,可谓是省心又省力。


2、术中操作一步到位“新手”术者入门快

通过整个装置的一体化设计,FilterWire EZ确保了导丝和保护伞经过一次操作即可到位,极大地方便了医生的操作。

不仅如此,在操作过程中,器械上“丝滑”的硅酮涂层能进一步减少操作阻力;在显影下可视的头端,让医生能对器械清晰定位;还可以借助内部停止装置随时知晓保护伞是否完全进入鞘内,确保操作的精准度。

此外,由于操作简单,FilterWire EZ的学习曲线很短,非常适合作为CAS手术的入门保护伞使用,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从而尽可能降低因经验缺乏导致的预后不良问题。


双重保障,胜券在握


出色的脑血管碎片捕手

SENTINEL抗栓塞脑保护装置



经验丰富的医生必然知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脱落的血栓/组织碎片,往往也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脑损伤隐患。而波士顿科学的SENTINEL抗栓塞脑保护装置正是为此而生。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波士顿科学SENTINEL抗栓塞脑保护装置

 *国械注进20223030500


SENTINEL抗栓塞脑保护装置是专用于TAVR手术期间捕获并移除血栓或者碎片的器械,目前已经获得CE认证,并且是全球唯一被FDA批准的TAVR专用脑保护器,也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无可替代的优秀产品。


那么,它又是如何“征服”医生的?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卓越性能?现在就来一睹为快:


1、双“保护伞”加持,为患者站好两道岗

波士顿科学SENTINEL是一个双滤器的脑保护装置,包括一个近端滤器,一个远端滤器,分别置于头臂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处。已有的证据显示,它可以在保证血流畅通基础上,在99%的TAVR患者体内捕获到术中脱落的血栓/组织碎片,使TAVR术后卒中风险相对降低60-70%。

此外也有研究显示,经过SENTINEL的细心守护,患者12个月时全因死亡率也能够降低45%,术后住院时长也明显缩短


2、放置成功率超过99%、为手术保驾护航

SENTINEL同样具备了极高的适配能力,仅凭单一尺寸就能够适应90%的血管解剖结构,它的操作也非常简单,放置两个滤器仅需短短4分钟。

兼具适用范围广和操作耗时少两大优势的SENTINEL,已是无数医生首选的“趁手兵器”。已有的SENTINEL临床研究表明,在手术时成功放置一个滤器的比率高达99.6%,成功放置两个滤器的比率也可以达到94.4%。

这款一经推出便在临床“吸粉”无数的创新“神器”,可能始终都不被患者所知,却已经默默守护了无数患者的脑健康。今年,它也在中国正式上市,能够为中国患者提供保护啦!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图片源自网络


必须要提醒的是,房颤患者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高风险人群。


《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来网民对“房颤”的关注度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可能也反映出房颤患者数量存在上升趋势。而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更需要尽早防范脑卒中风险。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数据源自《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


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房颤诊断与管理指南》,提出了房颤综合管理“CC to ABC”方案,建议患者从卒中预防(A)、优化心脏节律控制(B)、管理疾病危险因素(C)三个层面进行三位一体的疾病管理。


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15也提到,对有卒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不适合使用抗凝药的,可建议使用左心耳封堵治疗,其效果与华法林相当,并可减少大出血事件,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


世界卒中日 | 管好“头”等大事,波科创新“神器”来助力

图片源自《2022心脑血管健康趋势报告》


众所周知,2013年在中国上市且享誉世界的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15,正是波士顿科学的创新杰作。今年,性能更佳的全新一代左心耳封堵器WATCHMAN FLX16也来到了中国,造福国内房颤患者。